上车GPT,吉利是否“恰逢其时”?

近来,ChatGPT来势迅猛,大模型之火正肉眼可见地席卷着四面八方,蔓延至各个行业。麦肯锡此前发布报告显示:未来,AI相关应用将为全球经济每年带来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的增长。

而在这一轮新技术变革中,正在被电动化、智能化、制造革新的“汽车”赛道,也逐渐开始呈现出AI+的统一态势,涌现出了一场异常激烈的“车企GPT上车”大战……

640

图片来源:吉利官方

日前,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内部经营工作大会上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了全栈自研的 AI 大模型技术,拟将于下半年对外发布。

据悉,该大模型不仅将是全球首个汽车行业全场景大模型,也是现阶段应用场景最丰富的AI大模型之一。其不仅包括了绘画、音乐、语言等功能,也具备了自动驾驶AI大模型能力,实现了十亿级别、百亿级、千亿级别数据大模型全覆盖。

上车GPT,吉利是否“恰逢其时”?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诸如车外语音交互、AI音乐MV 、AI儿童绘本、WOW壁纸1.2版等AI智能交互技术目前已经在吉利银河L6上首搭。根据吉利官方消息,该车型预计将在今年9月份上市。

“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纵使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经所言早已成为汽车行业共识,但在如今选择上车的吉利,到底能在GPT的加持下前景几何也仍是行业内外重点关注的话题。

上车大模型,吉利已“万事俱备”

相较于汽车圈一众企业的蜂拥而入,大模型之家认为:吉利选择在此时入局大模型并非是一种“盲目跟风”的表现。反之,作为始终走在科技前沿的汽车厂商,目前的吉利在对AI的探索上已经拥有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事实上,早在2020年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就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将与汽车智能化发展大方向完美融合。

于是乎,便有了其在年报中:“未来十年,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将为全球发展、生产力和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将触发全球汽车行业以至更广泛的出行产业的重大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取代并为行业带来变革,催生新的规范和商业模式。为此,本集团将持续丰富产品组合,以改善整体盈利能力”这样的强调。

此后,随着意在构建高科技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正式发布,不仅让当时的吉利迈出了早期的AI+汽车步伐,也让如今上车GPT的吉利有了强大的前瞻性与先入优势。

今年2月,吉利星睿智算中心上线,创新性地将智能驾驶、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融为一体,云端总算力高达81亿亿次/秒,是GPT技术开发不可或缺的算力底座。同时,大算力意味着能更高效进行AI模型训练,例如星睿智算中心可以让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速度提升200倍,10亿图片数据全量训练时间从2.5个月缩短到8小时。

在星睿智算中心的技术加持下,吉利在自研大模型过程中,不仅可以借助其平台进行庞大的数据收集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大量的算力计算,将结果实现最优化,实现从过程至结果双方的汽车智能交互,使用户在用车中获得更优秀、智能的驾驶体验。

上车GPT,吉利是否“恰逢其时”?
图源:吉利官网

诚然,从目前释放的信息来看,除了即将在1个月后上市的L6外,作为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银河首款车型L7已经上市。根据新能源7月初公布的数据,L7上市首月实现了销量9673辆。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即将上市的L6打下坚实的产品及用户基础,搭载于该车型的大模型也有望拥有可观的用户基础。更长远来看,伴随着银河L6的上市,吉利银河也将正式形成轿车+SUV的双产品矩阵,为吉利在20万+的新能源赛道中杀伐保驾护航。

上车GPT,吉利是否“恰逢其时”?
图源:吉利官网

此外,此次消息爆出后,吉利也已开始注册申请相关商标。

企查查APP显示:目前,吉利汽车已申请注册GEELYGPT、吉利飞墨、吉利飞驰、吉利飞影、吉利飞乐、以及星睿飞墨、星睿飞语、星睿飞乐/星睿飞影等GPT相关商标。

值得一提的是,据吉利汽车公开消息,其也将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汽车行业大模型标准制定,成为汽车行业大模型标准制定者,助力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也是说,吉利将规避在一众AIGC玩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的风险。

除了自身的各方“蓄力”之外,吉利还与联合百度发布了业内首个知识增强的汽车行业大模型——吉利-百度·文心。

据悉,该大模型在2300万条吉利汽车专业领域无标注数据上进行模型预训练,并联合双方的人工智能专家和汽车行业专家一起研发,充分理解掌握了汽车行业知识,从而得到性能更强、稳定性更高的汽车行业大模型。这不仅能够为吉利自研大模型提供经验,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自研大模型的成本。

有了“产品+技术+时间”的加持,你很难否认,选择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风口下,做出推出自有行业大模型决定,是吉利水到渠成的考虑。

吉利+大模型=画饼充饥?

当然,尽管吉利GPT首发“上车”,看似已经获得了不少优势。但就现阶段来看,吉利距离大模型的真正上车,仍然道阻且长。

上车GPT,吉利是否“恰逢其时”?
图源:新浪微博

众所周知,大模型是一个需要长久烧钱的“业务”,这对于动辄需要投入数百亿研发费用的车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由于吉利长久以来始终奉行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品牌战略,且目前的新能源子品牌营利能力并不深厚。因此,虽然目前的吉利营收呈现向好趋势,但能否持续的投入研发还有待商榷。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包括:领克、极氪、几何、极星、路特斯、睿蓝等。其中,就连风头最盛的极氪,都在面临着上年20亿元净亏损的困境。

同时,纵使吉利自研大模型仅搭载在银河品牌上,但该品牌自诞生以来就多次爆出丑闻。无论是2月的抄袭,还是之后的“捆绑销售”行为,皆对银河的品牌形象产生了消极影响,而这不仅极易加重“用户”的负面认知,甚至会为吉利大模型后续的商业化道路上埋下一记重雷。

赛道内,目前,除了奔驰宣布ChatGPT之外,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理想汽车也于今年6月宣布其自研的Mind GPT;更早之前,今年2月初,集度CEO夏一平宣布,集度汽车机器人将融合百度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甚至连“让梦想窒息”的法拉利未来,也在新车中纳入了大模型。据大模型之家不完全统计,仅仅在5月,就有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奇瑞汽车四家车企申请了GPT相关商标。

自研之外,已有多家车企相继宣布就大模型与企业展开合作。大模型之家注意到:目前,百度的文心一言被接入到了长安、吉利、岚图、红旗、零跑等众多车企之中。因此,随着汽车+GPT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无论是主动“下海”,还是被动智能化“融合”的车企,都将成为吉利有力的竞争对手,侵蚀吉利原有的市场份额。

更专业来看,车企做大模型,多模态数据的收集、处理、训练本身是一个难题。以赛道内最热的自动驾驶为例,现阶段,倘若想要实现自动驾驶,就势必要多系统协同。而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多模态数据并不能完全融合。毕竟,多个不同的信息源头或者不同的信息存在形式差异巨大,试想高清摄像头的信息是图片化的,而GPS的信息形式则是经纬度,加之还要考虑到硬件损坏问题,因此,企业很难在复杂的场景数据中,基于多模态的基础实现大模型的研发与升级。

当然,虽然诸如李彦宏等在内的一众互联网当家人都公开表示过对大模型的看好,认为其是不能错过的重要机遇。但目前汽车+GPT仍呈现出一种“想象无限,应用有限”的态势,且厂商们在宣传方面更多表达成“可以如何”、“将会如何”。也就是说,大模型可能会带领汽车迎来“美好”,但绝不是现在。

因此,从长远来看,吉利想要在这一领域走到行业前列去,除了要面对行业对手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最佳的应用路径,实实在在目前可以落地的应用。

写在最后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新能源高速增长的时代逐渐进入尾声,因此,如何在抢占市场份额关键时期的当下完成破局,成为各家车企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对于本就布局较晚的传统车企来说更为重要。

踏入2023年,汽车品牌的洗牌愈演愈烈,其中,“新能源”“智能化”,已经成为这场变局的决定性因素,它影响着用户、企业,甚至是市场。

淦家阅曾说,吉利人有一个特点,不是难的事情也不会去做,一定是知难而上、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如今,对的事情吉利开始做了,也希望其能顺利克服困难。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