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 时代,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Web3概念爆火,但似乎Web3的落地实践与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还有些距离里。Web3将来会在哪些方面通过什么路径改变我们的世界?

由速途网和星球日报联合举办的 Web3 Talk 访谈节目正式举行,Web3 Talk 本期嘉宾:梁伟 | 现任中国电信集团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新兴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025实验室主任。2019年出版个人专著书籍《深入浅出区块链核心技术与项目分析》;2020年出版个人专著书籍《区块链思维:从互联网到数字新经济的演进》

Web3.0 时代,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以下为访谈实录:

【Web3.0将会在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改变我们的世界?这件事情怎么能让用户去感知到它?

梁伟:Web3.0的本质是一种新型的基于新型的数字生产关系来构建未来的互联网络。

Web1.0是信息的互联网,也就是基于信息共享的门户经济,作为接收传输和发布信息是主要的应用场景,与Web2.0对比,更多是基于身份的身份识别、身份认证的互联网,一切网络行为都是被社交化的社交化成你是谁,所以它是一种基于服务共享的平台经济。

Web3.0是基于价值共享的个人经济,在契约的网络环境里,货币、资产、交易等等都可以无缝的融合到人类的商业行为里面去。

Web3.0的本质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来让互联网用户拥有了数据和内容的所有权,将内容和数据的控制权从少数几家垄断性的科技型巨头来返还给用户,所以它更多强调的是用户能够对自己的身份数据行为有更多的控制权的这样一个互联网。

Web3.0的本质是直指了Web2.0互联网de 两大原罪,两大原罪第一大原罪就是业务的垄断,第二大原罪就是数据的隐私,所以这个是我想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层面。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它,所以其实与我们普通老百姓去融入Web3.0的一个最好方式就是去使用它。

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会觉得 Web3.0不是一个概念,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也可以感受到它在各个方面的创新是如雨后春笋般在生根发芽的。

比如,现在浏览器我就不用谷歌的chrome。我现在用Brief,那么我们做一些社区的投票的话,我们也不用微信的投票,我们用Snapshot内容创作的时候,你可以不用微博,可以尝试把优质的内容写到mirror上面,然后一些个人数据的存储,你也可以不放到阿里云上,可以把它放到IPFS 或者AR上,然后看一些新闻的聚合,你可以用RSS3去尝试一下,然后对一些Web3.0的开发的应用。

包括上面还有基于社交的,基于音乐的,基于图片的等等,各种不同的Web3.0的DApp存在,你在融入它的方式就是去使用它,你在使用的过程中你就可以看到,像Web2.0里面对应的Twitter、Facebook、Google,其实在Web3.0里面都在向你慢慢的徐徐走来。

Web3.0本质上还是要靠各种关键技术去支撑的,这些技术发展中哪些是可选项,哪些其实还是有很长的成长的空间?

梁伟:商业团队和去中心化的开源组织要两者结合,共同去探索技术的发展,才是更高效或者更现实的。

从技术架构的角度来说,Web3.0它的技术架构和Web2.0技术架构是不一样的, Web2.0的技术架构典型的就是三层。

Web3.0跟三个架构不一样,那么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关键技术。比如,原来的中心化的数据库用来存储的应用程序状态,这样一个中心化数据库就被替换成什么了?被替换成了去中心化的这样一个有网络的参与者共同拥有和维护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由它来去替换,就是跟中心化数据库是不太一样。

再往上中间这一层,原来是中心化的后端的业务逻辑,现在也被替换掉了,基于去中心化的这种节点虚拟机,加上透明的可以自动执行的这样的一个业务状态的智能合约,然后再往上原来的这种简单的基于 Html的 CS或者BS的这种前端交互协议,其实也被增加了新的元素。

最主要的元素就是通过用户的签名来去调用相关的后面的智能合约进行交互,这个一个签名。验签的过程其实也是跟原来的基于用户名密码完全不太一样的。

技术架构决定网络的属性,在技术架构中,它包含的元素就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上层的应用,随着生态的发展在慢慢成熟。

【目前国内和国外的Web3.0发展并相通,这种不兼容和没有交互的状态会不会是行业长期存在的,如何看待国内Web3.0的一个发展?

梁伟:其实跟政策是有关系的,跟监管跟我国的政策肯定是有关系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觉得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它让我们去思考一个更本质、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中国的土壤中长出Web3.0的中国方案,这个是更本质的一个问题。

美国,从去年年底在Web3.0国会听证会开始,可以看到其实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实践上,美国都是Web3.0最活跃的创新的地方。

根据 CB insight的统计,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全球的融资里面有60%的融资来自于美国,而且绝大部分的项目公司投资人也集中在美国,所以其实美国的塑形是很严重的,那么它两大特征就是第一个就是去中心化,第二个就是Token化,比如说我们基于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以及Web3.0下面一些项目的这种经济体系的Token,其实这些是美国发展Web3.0最主要的塑形。这是一方面。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我们先退回到Web2.0说,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已经逐步的从模仿西方和美国变成了这样一个引领式的创新了,所以其实我们完全有必要去思考我,刚开始抛出那个问题,如何去跳出美国的塑形,也不是说美国的方式就一定是典型的Web3.0。有两个方面,我谈两个小观点,第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或者中国的土壤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Web3.0生长发展的现实根基。比如电商领域,我们有全球最发达的主干物流网络和用户群,那么从消费模式上来说,我们也创新了最灵活的这样一个小贷信信贷风控这种模型互联网的。

在网络规模上,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智能的物联网的设备,然后从工业制造上,我们也有相对发达的信息化的制造业,产业数字化,那么其实这些都是Web3.0可以在中国去生根发展的现实基础,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出跟美国不同的这样Web3.0。

第二个就是中国的参与,我觉得也会让Web3.0的美国的去中心化这种原教旨主义的塑形被打破,是因为区块链它更多的是一种技术的色彩,那么如何来去在这样的一个法律法规以及监管的情况下,来去参与到这种联盟自治的方式,来达成这样一个最大的共识,其实是中国应该可以走出的一条路。

那么也就是说基于中国特色的这样一个外部三点,完全是可以创造一个服务更加复杂的商业链条,社会系统和交易的契约。

【电信集团在区块链在Web3.0方面的一些布局和成果有哪些?

梁伟:从产业趋势上来说,我们刚才也谈了Web2.0的互联网的垄断巨头,在我们电信运营商建设的这样一个优质的无线宽带通信IDC的基础上来修建了它自己的空中花园,形成了自己的垄断生态,这样来去获取用户数据,攫取巨额利润。

在国家反垄断法规、法法律以及互联网产业的监管下,这个趋势会加速向Web3.0的分布式数字经济去变革。

其实电信运营商在这个变革中,其实是有更多的与互联网寡头垄断寡头进行竞争的重要的机遇,所以这个是我们需要把握的机遇。

基于云网融合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的这一战略,来结合着区块链的信任博弈的这样一个体范式,来去挖掘云边端资源的这样一个潜力,来去想去提前布局这种高效协同的新型的Web3.0的基础设施。

具体来说的话,我们也做了一些前沿的项目,举个例子,我们做了一个叫PRAN的项目,PRAN基于通信的Network。

比如说我们在预言6G这样的一个关键技术,它的频段会大大提升,频段提升的话,肯定是要缩小波长的覆盖半径,那么就会带来海量接入需求和无线资源频谱短缺的这样问题。

因此运营商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保障投资回报率的同时去实现高频大规模的部署,并能够保障用户的终端体验。

6G就是甚大容量与极小距离通信、超越尽力而为与高精度通信和融合多类通信的网络。针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在内部做的创新就是利用区块链加上基于通讯这样的一个融合模式,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建立一个大规模、低成本、可扩展的通信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这样的话就创新了原来传统的移动通信的运营模式,让禁域网络的参与者也能够受益,能够比较好的解决服务质量、经济模式、隐私安全和运营模式的这一系列问题。

无独有偶,国外也有类似的一个项目叫做Helium,它跟我们思路就很像,是实现物联网设备互联互通的一个去中心化无线网络。它用的不是蜂窝,是用一个协议跟区块链来结合,为物联网的设备提供安全可靠可扩展的、公共远程的无线接入。

你可以从网站上可以看到,已经有940,505个热点在全球进行部署,使就近的物联网的设备可以获得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接入和数据的传输。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